为加强金属冶炼企业中频炉使用安全管理,南京市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为期9个月金属冶炼企业中频炉使用安全集中整治,中频炉使用企业安全管理水平持续提升。
“信息赋能”强化安全宣传教育培训。印发《南京市指导服务企业安全生产工作指引》(工贸篇),编制了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制、风险分级管控、隐患排查治理、安全投入等工贸企业通用内容和金属冶炼企业中频炉使用重点事项,以“电子书”形式向相关企业推广宣传;组织开展线上直播培训,邀请权威专家解读《工贸企业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》、宣贯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行动,累计培训3万余人次。同时,持续更新“金陵安法宝”小程序,梳理现行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和典型事故案例,助力中小企业主要负责人自主学习。
“严管风险”关口前移压实主体责任。督促中频炉使用企业开展一次全面风险辨识,突出涉高温熔融金属的工艺和相关设施设备,辨识可能导致火灾、爆炸、灼烫等事故的安全风险,制定切实可行的风险管控措施,并通过省工业企业安全生产风险报告系统完成动态报告;聚焦安全风险重点部位和关键环节,对每个较大以上安全风险点开展不少于2次的风险点“扫码检查”,对所有涉高温熔融金属设备开展一次检测,并完成问题隐患整改闭环。印发《关于中频炉使用企业安全生产的提示函》,梳理市际交叉检查中发现企业防喷溅措施、监测报警装置、报警联锁系统以及应急储存设施方面典型问题隐患,督促中频炉使用企业深入举一反三,防范遏制事故发生。整治行动以来,全市52家相关企业开展风险点“扫码检查”184次,应急演练183场。
“以点带面”推进专项整治巩固提升。针对中频炉使用企业夜间生产的特点,结合年度执法监督计划、季度专项执法等工作,组织各区对相关企业开展一轮全覆盖“零点夜查”,发现并整改问题隐患95条,其中重大隐患9条。选取中频炉使用企业体量较大的两个地区,聘请省级工贸专家,选取典型示范企业,组织企业和监管人员开展中频炉使用安全管理现场观摩学习,以点带面,重点提升作业现场、设施设备、安全管理等方面问题隐患的排查治理能力。
来源:市应急管理局